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论古代经络实质与血管功能解剖的联系(2)

来源:心血管外科杂志(电子版)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22 08:3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2.2 经络与血管“温度异常”的联系 《灵枢经·寒热病》言:“皮寒热者,不可附席,毛发焦,鼻槁腊。不得汗,取三阳之络,以补手太阴。肌寒热者,肌

2.2 经络与血管“温度异常”的联系

《灵枢经·寒热病》言:“皮寒热者,不可附席,毛发焦,鼻槁腊。不得汗,取三阳之络,以补手太阴。肌寒热者,肌痛,毛发焦而唇槁腊,不得汗。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,补足太阴以出其汗”[2]。现代医学认为体温过高,机体散热时末梢血管扩张,植物神经功能兴奋汗腺分泌旺盛,可以起到退热的功效。针对邪热亢盛,可选三阳经于体表可见的、颜色形态异常的络脉刺络放血。张子和认为,血汗同源“出血与发汗,名异而实同”放血即发汗,发汗可泄热。放血对于疟疾身热、咽喉肿痛具有疗效,使邪热与邪毒随血出而泻于体外,达到治疗的效果[9]。曹世强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40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,认为其退热机制可能与刺络放血有以下作用有关:①阻断发热过程中内热源的形成,从根本上打断了内热源→下丘脑前列腺素(PG)合成→体温调节点上移→发热的连续演变过程。②刺激体表感觉神经,反射性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,阻止中枢内PG的合成,使体温调节点回到正常水平而起到解热作用。而解热镇痛药的作用只是单纯地阻止了中枢内PG的合成,从而使刺络放血疗效明显高于解热镇药[10]。

3 结论与探讨

经络实质必须契合于相应的针灸理论。古代针灸理论的建立依托于原始血管解剖,以血管功能结构为基石,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。现代血液循环是以心脏为主,脉管承接,顺延解剖走形,濡养脏器及内外组织,并且详细区分动静脉循环方向,剖析微循环结构,重视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完整性。古代经络体系以脏腑为中心,经络连接内外上下,经脉有阴阳,气血有清浊,结合临床实践及病理总结重视功能的完整统一。虽然在解剖本质上经络和血管应该对应,但是受限于古代解剖水平,缺乏动静脉及末梢微循环的系统区分解剖,不能完善全身血液循环的解剖关系。所以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内涵包括两部分,一部分是确实的血管走形,一部分是临床实践总结出的功能联系。后者广泛包含当时并不完全明白的神经、淋巴、内分泌功能,承接现代针灸理论及现代经络实质研究。因此研究经络实质时不能忽视古今的解剖认知水平,必须客观认识其中的差距。

[1] 石学敏.针灸学[M].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02.8:5.

[2] 灵枢经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3.

[3] 赵京生.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[M].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2.

[4] 习振文,李娟,郭应强.《灵枢》针灸脉诊之管窥[J].甘肃中医,2010,23(12):1-2.

[5] 马宁,杨传华.《灵枢经》血脉考[J].中医杂志,2011,52(05):416-418.

[6] 董桂兰.经脉与络脉差异的认识[J].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4(04):204-205.

[7] 黄帝内经素问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:5.

[8] 汪晓军,马赟,熊娜娜,等.从《素问·经络论篇》探析中医经络色诊理论[J].新中医,2010,42(09):125-126.

[9] 刘慧慧,甘君学,谢洲.《千金翼方》刺络放血之说[J].四川中医,2014,32(01):37-40.

[10] 曹世强.刺络放血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40例[J].河北中医,2004(03):205.?

文章来源:《心血管外科杂志(电子版)》 网址: http://www.xxgwkzz.cn/qikandaodu/2021/0522/718.html



上一篇:基于肺部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的人右肺上叶血管支
下一篇: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及评估病灶内

心血管外科杂志(电子版)投稿 | 心血管外科杂志(电子版)编辑部| 心血管外科杂志(电子版)版面费 | 心血管外科杂志(电子版)论文发表 | 心血管外科杂志(电子版)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心血管外科杂志(电子版)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